人一生下来就要消费,而后你无时无刻不在消费。你喝奶是在消费,你换尿布是在消费,你吃饭是在消费。等你稍微长大了一点,你上学也是在消费,消费着爸妈的钱,消费着国家的教育资源。等你走出校门了,有了自己的工作了,会自己赚钱了,你还是要消费。你要租房,你要自己买衣服,周末还可能出去跟朋友一起玩个什么,这都是消费。不仅是物质上的消费,你早上一起来,看微信、微博等APP给你推送的消息等等也是一种消费,只不过这是一种时间上的消费。所以你看,你无时无刻不在消费。
但是你也不用为消费而感到羞耻,觉得消费就是浪费,毕竟你每一笔消费都会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去,在你花大手笔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时,你甚至可以自豪地说,呵,我可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这样算是因为这些你消费的钱都默认是靠你自己亲手劳动出来的(或者靠你爸妈劳动出来的),最坏是你贷款拿到的,但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赚来的钱还上的。所以你的消费能力相对来说就是你的生产能力。
但是一个正常消费的背后一定是生产,如果一个人在超出自己工资范围的情况下还疯狂消费,那么他要么是中了彩票,要么就是欠下了巨额的贷款。中彩票可没那么容易,所以就只能是贷款了,那么这就不是一种正常的消费。以上说的是在物质上的消费,那么放在时间上来说呢,如果你一直在消费时间,那么到将来你一定会还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需要进行生产。但是时间又不能凭空产生,我们如何“生产”时间呢?既然直接生产时间不可行,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间接地生产时间呢?我认为可以这样:既然时间是转瞬即逝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时间转化为一种永恒的东西呢,或者说,在我们有生之年它是“永恒”的就好。这种转化我们就可以把它就称作为对时间的生产,因为你可以让其他人消费。比如,你写的文字被别人读到了,那么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次消费过程(他在时间上进行了消费)。
于是在工作之余你就可以通过写作来把自己转瞬即逝的时间凝结为永恒的文字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把时间转化为其他能够被别人消费的东西,这样你在消费其他人生产出来的东西时才不会感到焦虑。因为你有自己生产的东西了,依靠自己的时间生产出来的东西才算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的东西,你在公司花时间生产出来的东西那是公司的,不属于你。也就是说工作之内的时间不能算在我们自己对时间的生产上,因为它已经完成了一次转化,就是变成了你的工资了(这其实是公司在消费你的时间)。当你有了属于自己的产物之后,并且这个产物能够被别人认可,而且他人也会为此付出金额支付你的产出的时候,你就真正地有了被动收入。这个时候就是别人来找你,而不是你去找别人了。这样你才会舍得更多的时间去消费(因为你躺在家中就能赚钱),这才是一种健康、值得提倡的对时间的消费与生产过程。而不是等你发现什么都晚了的时候,再去弥补。时间是无法弥补的,消费了就是消费了。有人就说过,时间是最公平的,因为大家的时间都相等;时间也是最不公平的,因为大家对待它的方式真正决定了他时间的多少和质量。
来,我们再把这个过程理一理:为了你正常地对时间的消费,你不得不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通过某种生产活动把这些时间转化为一种别人可以消费的东西。然后,时间不会骗人,等你积累到一定的量,别人不仅舍得消费他的时间,他甚至舍得花费一定的钱来消费你的生产物了。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你对时间的消费能力就上升了一个台阶,因为你有对应的生产能力。如果到了一定的程度,你甚至不用去上班再出卖自己的时间了。如此这般,你就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了。到了那个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时间很充足呢?于是,从相对意义上来说,你好像真的生产了时间!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3.0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